(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許又聲)(攝影/王登)
  神奇美麗的大湘西,曾經是湖南西部遙遠而珍稀的秘境,如今隨著立體交通網的逐步連通,正在揭開她曼妙的薄紗,笑迎八方的賓客。如何加快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大湘西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大湘西各族人民的幸福夢。
  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我到湖南工作後,與大湘西地區聯繫比較多。這一年多來,先後有10餘次到大湘西進行調研以及參加省委省政府專題督查和專項活動、對口幫扶、出席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節等。通過廣泛接觸和調研論證,我感到,大湘西山水神奇、民風醇美、文化獨特、資源豐富,在建設綠色湖南中具有不可多得的生態環境優勢,在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符合大湘西地區的實際情況。這個想法最初在2012年年底省委經濟工作務虛會上報告後,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與省旅游局、張家界、湘西州、懷化的同志交流後得到普遍認同,也得到了守盛書記、家毫省長的肯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12年把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作為戰略決策,寫進了省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3月,我與省直有關單位的同志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隨後,以深圳文博會、“港洽周”專題招商活動、湖南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周為平臺,對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進行了集中推介。在宣傳方面,組織了一批重點報道,特別是湖南經視精心製作並推出的80集專題報道《大湘西》對極富魅力的大湘西進行全面、生動的講述和思考,組織了“兩岸四地攝影家合拍大湘西”“亞洲主流媒體湖湘行”等活動。這些都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加快推進這項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可以說,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是推進大湘西區域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領大湘西人民建設幸福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其勢已成、其時已至。之所以這樣講,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這是現實所需。大湘西是個多元文化交融區域,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旅游資源總量占全省的41%,有70餘處世界級和國家級旅游資源,其中有張家界、●山兩處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天門山兩個5A級旅游區,厚重的資源稟賦為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隨著大湘西地區立體交通網絡的形成,以張家界為龍頭的“奇山異水生態游”,以鳳凰為龍頭的“文化生態風情游”,以洪江為龍頭的“古城古鎮古村游”發展迅速,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態勢,文化旅游品牌不斷唱響。但也要清醒看到,大湘西的文化旅游發展還存在諸多劣勢,比如:產業整體規模小、效益低,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缺少跨地區、跨行業的文化旅游產業集團,文化旅游產業普遍分散,層次起點低;文化資源的開發仍處於起步階段,旅游資源開發與文化脫節,缺乏厚實的文化支撐,對具有高附加值的無形資產開發較為滯後等等。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進一步整合張家界、湘西、懷化等地的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大湘西一體化”文化旅游圈,使之成為一個內涵豐富的產業鏈條,做到大湘西“一盤棋”,對於增強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這是發展所趨。湖南省委十屆七次會議提出,率先在中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並立足湖南各地區資源稟賦、地理人口、發展基礎存在的差異,以及全面小康建設進展不一、梯次明顯的實際,出台了《關於分類指導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見》。實行分類指導,本質就是要遵循實事求是的精神,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實現優勢優先發展。大湘西的優勢在哪裡?區位優勢?交通優勢?顯然不是。我認為,最大的優勢就是文化優勢、旅游優勢,關鍵就是要做好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這篇文章。現在,國家把武陵山片區作為今後十年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省委、省政府對大湘西發展高度重視,作為全省四大經濟區進行總體部署。我們要抓住機遇,創新思路,把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的切入點,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打破行政分割,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加快文化旅游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破解扶貧攻堅的發展難題,增強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的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這是民心所盼。一方面,大湘西地區由於地理條件等原因,發展整體滯後。從實現全面小康程度來看,2010年全國為80.1%,湖南為80.2%,而武陵山片區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0.5%。按照2300元的新扶貧標準,片區貧困發生率比全國高20.5個百分點,扶貧攻堅的任務非常艱巨。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對於進一步提高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大湘西是湖南不可多得的綠色生態空間,保護好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留下這片子孫後代永續發展的綠心,是大湘西人民的內心期盼。這些年來,大湘西經濟加快發展,但是對化工、有色、冶金等工業產業的依賴性較強,高投入、高消耗的特征仍然比較明顯,導致資源損耗嚴重,環境屢屢遭到破壞。我們必須順應群眾期待,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強化對“大湘西”生態山水、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保護與開發,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低碳旅游、綠色旅游、和諧旅游,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最低限度降低對資源環境的依賴和破壞,建設美麗富饒大湘西。
  創新思路突出重點
  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是一個新課題,沒有現成模式可供借鑒。2013年4月,省委宣傳部成立了一個聯合課題組,先後赴湖北恩施、重慶武隆、貴州銅仁等地進行調研。根據調研的情況,結合大湘西的實際,我認為,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重點要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認真搞好頂層設計。乾任何事情,我們首先得自己心裡有譜。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到底該做些什麼、怎麼來做,這個問題得弄明白,也就是說要認真搞好頂層設計,這是管全局、管長遠的事,做好了就會事半功倍。我們要充分借鑒國內外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先進理念、設計方法、佈局路徑,以實現大湘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奮鬥目標,以國務院《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為行動指南,聘請高水平專家組成規劃設計團隊,依托《湖南省湘西地區開發“十二五”規劃》,進行廣泛深入調研和科學論證,在此基礎上,編製高標準、高水平、地域特色鮮明的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區域整體規劃及系列專項規劃,為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描繪理想與現實的藍圖。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現在,大湘西地區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要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積極利用好張家界荷花機場,增加航班航線,擴大高端旅游市場。支持與貴州銅仁地區合作共建銅仁·鳳凰機場,加快張花高速、鳳大高速、龍永高速、永吉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打通連接區域核心景區的快速通道,努力形成大湘西兩小時經濟圈。要打造一批大型游客服務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實現區域文化旅游網絡相互鏈接,加快賓館酒店、景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文化旅游景區和城市旅游接待功能。與此同時,要加快構築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招商引資平臺、投融資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平臺、人才培訓交流平臺,不斷提升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配套服務水平。
  精心設計旅游線路。大湘西地域遼闊,文化旅游資源比較分散。只有通過增進區域聯合,用一根紅線串起這些散落在各地的“珍珠”,才能形成一條漂亮的“項鏈”。要突出“神秘大湘西”的品牌價值,共同打造環大湘西文化旅游圈,落實好2013年深圳文博會上三市州簽署的《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合作宣言》協議,加快構建大湘西生態民俗旅游板塊、張家界奇山異水旅游板塊、大鳳凰文化生態風情旅游板塊、懷化古城古鎮古村旅游板塊,推動大湘西世界遺產旅游帶、原生態自然風光旅游帶等精品文化旅游帶建設。應當強調的是,旅游線路的設計一定要科學,以便捷、高效贏得客源,以鮮明特色滿足不同類型旅客的需求;要剋服行政區劃偏見,註重線路的延伸性,充分發揮各區域間文化旅游資源的共享。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環境就是形象,環境就是品牌。好的環境帶來游人如織,差的環境讓人望而卻步。有人說,做旅游就是要讓游客住得舒心、吃得開心、玩得盡興,我覺得很有道理。人家是大老遠跑過來享受生活的,如果碰上個“黑旅行社”“黑導游”或者被“宰客”之類的,他的心情就會大打折扣,下次肯定就不願意來了。大湘西地區要學習和引進發達地區在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方面的先進理念、創新方法、運行模式,結合實際,認真研究,為我所用。要牢固樹立“優化發展環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理念,以傷筋動骨的決心治理髮展環境中的各種障礙。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形象樹起來、外商的信心強起來、群眾的口碑好起來,才能使資金進得來、人才留得住、項目上得快,才能使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轉型有活力、提質有動力、發展有潛力。
  健全機制形成合力
  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事關湖南能否率先在中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大湘西地區能否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事關大湘西地區全體人民的幸福指數和生活質量。我們一定要站在這樣的高度,按照“大湘西一盤棋”的思想,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形成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強大合力。
  建立同心協力、共同推進的合作機制。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不是某一個地方,也不是某一個部門的事,需要依靠全省特別是大湘西地區的力量合力推進。我們一定要講政治、講大局,不能為了地方利益、部門利益、眼前利益,而阻礙全局利益、長遠效應,下決心打破部門限制和地區分割,徹底改變文化旅游產業各自為政、“兩張皮”的現象。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宏觀管理與協作,建立統一、協調、高效的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運行機制。張家界、湘西州、懷化三個市州,是主力軍,要進一步把板塊和區域做大,把擁有的資源放到大湘西文化旅游整體中謀劃運作;宣傳文化部門與旅游部門要搞好協調銜接,在旅游資源普查、重點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愛國主義教育、文化基礎設施開發、定點文藝演出等各個方面加強配合,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推進。
  建立政策引導、投入傾斜的服務機制。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必須要用好、用活、用足現有各種扶持政策。要加大投入。2013年,省委宣傳部對省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切塊,給予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重點項目支持,2014年我們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但光靠宣傳部門的力量明顯不夠,發改、交通、林業、旅游、民委、扶貧辦等有關部門都要對大湘西文化旅游重點項目高看一眼、厚愛一籌、多幫一把。國家開發銀行湖南分行主導編製發佈了《大湘西文化旅游發展融資規劃(2013-2020)》,支持力度很大,這是一個很好的導向,今後要爭取更多的省內外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市場。要鼓勵國內外投資財團、企業集團和本地民營資本投資創辦或經營文化旅游骨幹企業,支持大湘西發展連鎖文化旅游企業、新興文化旅游產業業態,不斷提升為企業服務的檔次和水平。
  建立責任明晰、執行有力的落實機制。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火苗已經點燃了,能不能把它燒旺,社會關註、百姓期待,等不起,也拖不得,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把每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們要按照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堅持反對形式主義,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建立推進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和責任狀。三市州要明確專人負責,根據各自實際,列出重大工作項目和重大活動安排,確保有人管、有事做。對永順老司城、魅力湘西國際文化廣場、洪江古商城等文化旅游產業項目,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鳳凰縣入選全省首批“特色縣域經濟強縣”,三年內將獲得3億元的財政支持,這個力度很大。張家界市永定區、懷化市洪江區也要把握機會、積極爭取。這些工作都不能浮在半空,必須有專門班子去抓,才能落地。要加強工作督查,對執行不力、拖拖拉拉的單位和個人,採取必要的措施,確保每項工作都落到實處,確保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
  今天,我們在大湘西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播下了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種子。我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辛勤耕耘,用心澆灌,明天我們一定會收穫豐碩的果實,大湘西人民一定會迎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湘評論》2014年第09期)  (原標題:許又聲:播撒文化旅游融合的種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j93yjua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